上面五篇:新年感言1-整体市场
新年感言2-机会成本
新年感言3-软件业和电影业的共同点
新年感言4-中国市场攻略,正篇
新年感言5-中国市场攻略,盗版篇做任何行业都要有个宏观的意识。不要只盯着你自己的app和竞争者。世界上iPhone的量有多少?增长多少?开发者有多少?增长多少?想像一下整个App Store的市场为一个大蛋糕。这个蛋糕是增长的,我的估计是每年翻番。但同时,开发者的数量增长得更快,每年3到4倍。所以虽然蛋糕大了,每个人分到的更少。
有些人会说“那么就靠广告”。但是广告的蛋糕有多大呢?
整个经济中广告的市场的大小是被最终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所限制的。一般一个公司,可以把收入的15%投入到市场开发,包括渠道开发,公关,广告,网站等等。广告这一块,又再细分到报纸,杂志,电视,网络,手机等等。手机这里再分iPhone,Android等等。当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出现的时候,这个广告业的大蛋糕是不增长的,而是多了一个分享者。
每一次新的广告形式出现,原有的某些形式必然会被挤压。这个在成熟的市场(比如美国)已经体现。报纸业承受的打击最大,现在所有的报纸都亏本。再过几年,可能会进入无报纸的时代。
我的意思是,虽然iPhone上广告的整体会增长,但是当这一产业成熟以后,这个增长率不会超过iPhone拥有量的增长。在app中加广告的开发者的增长率会比这个高得多。大家的广告收入也会越来越困难。
我把付费软件和广告看做为iPhone软件业的两个正途。要成功,我前面已经讨论过,要技术,经验,创意的积累。下面讨论的是奇途,为不一样的操作形式。
App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
意思是,不要把自己框在软件业。眼光放开些,把iPhone app做为其它行业的商业工具。
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些例子。比如苹果自己的Remote,是它iTunes系统的一个部件。其它还有iPhone QQ,Amazon网店,Kindle app,招商银行的掌上银行,等等。
它们的共同点是,免费,无广告,目的是把自己产品和服务的用户框在自己的系统里面。
那么你会说,这些都是大公司,和我有什么关系?实际上任何大小的公司,或多或少都可以把iPhone加入到自己的服务之中。
继续把这个概念延伸,我们可以考虑新的创业机会,甚至对已有行业有颠覆性的。我说的创业,不要仅限于IT。你可以考虑餐饮,娱乐,零售等等。例子包括用手机点餐,预定,KTV点歌等等。大家自己去想吧,我有些具体想法会留给自己发展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想往这方面发展,就不能够只限于iPhone平台。Android,WP7和Nokia都需要在考虑范围之内。要求你对行业熟悉(不是说IT行业,而是你app支持的那一业)。既然平台多,技术上的工作量也大。但是也正因为如此,门槛高,竞争少,而且黏性大。
在这条路上继续延伸,大家也可以考虑做硬件。利用iPhone的接口或蓝牙连接到其它的平台,而试用app提取和传递信息。这方面我可以讲几个例子。比如汽车警示灯亮,修理厂第一件事是用一个手上的ODB-2(汽车数据分析仪)来读错误信息。美国很多人自己都有,小问题就自己修了。这个东东很容易做成连接一个iPhone的附件+软件(实际上至少有两家已经做了)。商业模式是卖硬件送软件。
再举一个医疗器械业的例子,很多的医疗仪器都可以转换为iPhone附件。比如说,有一种24小时的心电图,带了一天以后要送回给医生来看。想像一下,如果这个小机器把信息用蓝牙发给iPhone,再通过iPhone在软件内分析寻找异常,发现异常的时候直接发给医院,对病人和医生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。
要想在这个方向发展,开发者必须把自己的行业定位于IT之外。你不可能整天宅在家里幻想出来一个创意。需要走出家门,多和朋友聚会聊天,观察生活,才能会发现机会。而且当找到机会以后,你必须有社会关系(或者雇人)来了解你本来不懂的行业。好处是,当你真正地起步,那会是一个真正的创业。
当App Store上卖软件越来越难,甚至用广告赚钱都有向下趋势的时候,这种另类的app会逐渐增多,为开发者提供就业和收入机会。甚至长远(5到10年以后)来看,这一类的规模会超过传统的软件。写到这里,前5篇都是为了这一篇打伏笔。分析过去和现状的目的是预测未来。
我的新年感言的主体到此结束。这几篇基本上都是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个市场。以后可能会写些番外篇,写些具体的注意事项。这个要看心情了。
有不少错别字。请见谅。
[ 此帖被gagaga在2011-01-05 22:21重新编辑 ]